第50座小百岳達成。
日期:2022.12.22
里程:8.47公里 時數:約4.7小時(含拍照休息)
標高:602公尺
路線:環狀O型走法
10:00 高速公路橋下停車場→12:00 大峽谷→13:20 三角點(602公尺)→北鞍路線下山→13:40 土地公廟→14:30 高速公路橋下停車場折返起點
南來北往常常看見高速公路旁那赭紅赤土的火炎山,避開人潮洶湧的周末假日前來,應該能走得更盡興自在。
到訪的這天依著導航把車停到中山高速公路的橋下,登山口就在橋對面,但隔著的車道車流多車速快其實很危險,沒想到這麼熱門的火炎山多年來居然沒有一條可以安全到登山口的人行道。
- 臨著大馬路的登山口
- 走10分鐘就撿到南火炎山(251公尺)
緩坡土路向上算是輕鬆好走,火炎山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相望,沿途都有空曠處可以展望。
今年初去爬的台中小百岳鐵砧山。
全程都是這樣的紅土路和石塊,也有距離標示木椿,只是我們感覺走了很久,標示距離卻沒什麼太大變化,應該是我們在前半段峽谷風景走走停停拍太久了。
火炎山很好拍,隨著高度上升都有不同角度可以欣賞,真的很有大峽谷的風情。
不知道可不可以走進去峽谷底部?(不過, 如果可以,我應該早就看到人影了…)
火炎山並不是一路上坡到頂,而是要翻過幾個小山頭才會到三角點,離開了峽谷地形後的山頂展望可以看到大安、苑里的海岸線。雖然是上上下下幾個山頭,但路程畢竟算短坡也不陡所以走起來並不累,而且每個山頭幾乎零死角的展望風光都會讓人忘記三角點其實還在下一個又下一個的山頭這件事。
終於來到三角點前的休息站,在地的登山同好社團在這裡擺放了茶水,也遇到了好幾個當地人說著把這兒當自家後院似的天天都來爬。回程若走南鞍古道也是從這兒走,我們則是選擇從三角點直接往前走北鞍古道回停車場,南鞍和北鞍中途會合而為一,二者路線差不了多少。
起登後約5公里,我們終於抵達火炎山的三角點,當地的奉茶隊用不锈鋼打造了個鏤空火焰造型超大的手舉標牌,讓我們這第50座小百岳也顯得特別有份量!
不回頭,行在下山的這條北鞍古道上,窄窄的稜線像是在二座山間走鋼索,冷澟的北風在身旁不停呼嘯,短短一小段走起來可真過癮。
南鞍和北鞍線應該就是在三粒石土地公這裡交會,這段2公里下山的路要走在大小不一的石塊上,不算好走也得小心別滑腳扭傷踝。但畢竟都是下坡而且有遮蔭走起來的節奏還算順暢流利地回到停車場。
整體而言,火炎山的地形地質特殊、高度不高、路況不難、8公里的距離也不算長,爬完了還能順遊三義或者起碼吃碗粄條再走,記得儘量避開人多的日子來就好。
後記:
爬完火炎山的隔周我們又途經高速公路,很好奇到底能不能從火炎山的底部走進去,所以特地開車過去繞繞,火炎山腳下臨著大安溪的應該是140縣道旁圍著鐵網,也有貼著慎防土石流的標語,所以底下是確定不能進去的。
我們繞去google地圖上大安溪另一側的”土城堤防”則可以上堤防拍到水管橋和火炎山,溪旱無水時間充裕的應該也可以走下河床去拍不同角度,我們則把握夕陽的餘光變化在堤防上留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