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06】晶鹽驛站和七股鹽山

盛暑的南夏,如白雪般的鹽堆積成山。

台灣製鹽歷史可追溯至鄭成功時, 在西南沿岸引進台江內海海水行曬鹽製迼,2002年因採收不敷經濟效益而廢鹽場,後來轉型成休閒觀光的七股鹽山。

我小時候對台灣西南岸的鹽田、水車都還有模糊印象,其實不只七股,嘉義、高屏海邊的鄉鎮也都曾有鹽田的踪影,只是廢田後就屬七股玩最大轉型最成功,其它各處還是一片荒涼。

白色金字塔造型的鹽田博物館。

現場最吸引人的就是這堆積數層樓高的鹽山可供遊客攀爬,這些鹽粒很粗要小心。

其它就是些很娛樂的附屬設施,如小火車、騎馬之類的親子同樂活動,整體而言就是個大夜市遊樂場。

不過在海邊打高爾夫感覺還挺不錯的。

我們在四草遊台江紅樹林之後,依著路旁指標到附近一個名叫『晶鹽驛站』的地方。

台灣好行的公車有把此納入停留景點,但這裡甚是荒涼,除了一個供遊客體驗的工作站外,二排殘破的連棟樓房全無半點人煙。

工作站有些鹽具和鹽場變遷很簡略的陳列介紹,也有鹽的商品和DIY活動。

曬鹽場有一小措鹽看來是特意擺放供遊客體驗。

放眼望去,只有看到一位老婦在耙著鹽田。

時光彷彿仍停留在三十年前,記憶裡的片片模糊拼出了眼前這日暮風鹹。我己步入中年,而 這沿海地帶荒涼依舊。

Facebook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水藍色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