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13】全美戲院

我是在戲院長大的囝仔。

有一段時間媽媽在戲院的販賣部工作,放學或假日我就去幫忙,電影開演後販賣部就沒事了,無聊時就悄悄溜進後放映廳後排看,有時看著一看再看的影片,有時就只是站著看關在小房間裡的放映師放膠卷;最喜歡有人說要拜託打字幕找人,反白的手寫字會歪七扭八像神奇墨水般忽然出現在銀幕兩側,然後讀秒消失。

記得這是項付費服務,一則訊息十塊錢之類的,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到戲院裡找人呢? 看電影就電影幹嘛不等電影演完大家散場在外面見,就非得要演一半時來找人嗎? 真是太奇怪了…

到台南在街上晃時,看到師傅正在畫電影看板,我就想起了在電影院長大的那幾年時光。

那個年代電影院也兼營遊藝場,出入的份子很雜。不過對於那些電動玩具之類的我們連碰都沒有碰過,人的心中自有一把尺,認為不良的東西再五光十色也沒有興趣。

那時也很愛看師傅畫看板,一個師傅帶二個學徒,從拿釘槍釘木板開始工作,打了底稿就一層層上漆,三、二天林青霞、成龍的畫像就高掛在路邊。在我眼裡這些師傅每個人都像懷才不遇落魄民間的大藝術家啊。


然後在武廟旁也看到了師傅在店門口做木雕。

原來是國寶級的魏俊邦雕刻社(相片中的師傅非魏俊邦),紙塑神像是他最專精的技藝,甚至運用炸過的鞭炮紙為北港朝天宮的媽祖立像,不過他也將重心移往大陸, 這能耐400 度高溫保600年不壞的紙媽祖成為他在台灣的最後作品。

所以看來店裡只餘做木雕的師傅而再無紙雕的作品了。

現代科技無所不能,大圖印刷可以完美精準複製電影海報分亳不差,當複製成為一指一鍵的一瞬時,師傅真的懷才不遇了。

愚鈍如我無法辯言工匠耗時費力的價值要如何與新穎技術抗衡,但我只知道我所見過世上至極至美的偉大建築都是數以萬計的工匠一磚一瓦一筆一刀,沒有電腦精算比例卻無懈可擊的完美作品。

Facebook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水藍色天空